1815-01  

《黑暗騎士 The Dark Knight》,由《頂尖對決》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里斯汀貝爾希斯萊傑瑪姬葛倫霍亞倫艾克哈特蓋瑞歐德曼米高肯恩摩根費里曼艾力克羅勃茲威廉菲德內爾等主演;2008年上映的超級英雄電影。

 

韋恩家族的後裔布魯斯韋恩(克里斯汀貝爾飾),在別人眼中是一名不學無術的花花公子,但私底下他是令罪犯聞風喪膽的「蝙蝠俠」。他與警隊隊長吉姆高登(蓋瑞歐德曼飾)、新任檢察官哈維丹特(亞倫艾克哈特飾)組成同盟,聯手打擊高譚市罪犯。

 

然而萬萬沒想到,被逼得走投無路的黑幫份子們,竟然找小丑(希斯萊傑飾)合作,在高譚市掀起一片混亂,最後哈維的未婚妻瑞秋道斯(瑪姬葛倫霍飾)被炸死,半張臉毀容的哈維也墮落成了罪犯「雙面人」。面對這幾近絕望的時刻,「蝙蝠俠」曾經堅定的信仰也逐漸動搖,究竟光明能否戰勝黑暗,再度降臨呢?

1815-02       

雖然很多人常說「續集魔咒」,但電影史從19世紀末期至21世紀初期,已經跨越了一百多年,打破「續集魔咒」的電影可以說是不勝枚舉,像今年(2016)更新的IMDB Top 250 movies前十名,裡面便有三部是續集電影,分別為《黃昏三鏢客》、《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以及《黑暗騎士》。其中《黑暗騎士》上映當年更締造全球多項票房新紀錄,甚至打破《蜘蛛人3》的8.9億美元票房紀錄,一度成為影史上最賣座的超級英雄電影。雖然後來又被《復仇者聯盟》、《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鋼鐵人3》、《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和本片續集《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一一超越,但不管如何,《黑暗騎士》在電影史上始終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頁。 

1815-03     

據說早在「漫威電影宇宙」之前,華納兄弟就著手籌備「正義聯盟」,而且隨著2005年《蝙蝠俠:開戰時刻》大賣,英雄始祖「超人」也在翌年重登大銀幕,但沒想到特地挖角《X戰警》導演布萊恩辛格來拍的《超人再起》,竟然遭遇滑鐵盧,導致「正義聯盟」的運作延遲,反而讓Marvel捷足先登。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從此克里斯多福諾蘭可以放開拳腳,好好架構「黑暗騎士三部曲」。

1815-04     

話說《蝙蝠俠:開戰時刻》當初可能是為了配合「正義聯盟」,所以仍保有一絲浮誇的漫畫風格,但到了《黑暗騎士》時,克里斯多福諾蘭徹底擺脫包袱,全心朝向黑暗寫實的方向發展,即便影片中有外型酷炫的蝙蝠車,也大幅削弱這款車的科技感,就連動作戲的設計都非常樸實,據說「蝙蝠俠」用得是街頭格鬥術“Keysi”(奇斯),可是接近實戰的拳法,不代表打起來會好看,所以我很難給出一個熱血激昂的肯定。不過雖然沒有華麗炫目的視覺震撼,但故事加深了複雜的人性探索,而且如水中漣漪般一圈圈地不斷衝擊著觀眾,餘韻不盡,成功獲得眾人交口稱讚,一舉奠定其在影壇上的經典地位。

1815-05     

在《蝙蝠俠:開戰時刻》中,故事細膩刻劃布魯斯韋恩從一個痛失雙親的少年到「蝙蝠俠」的一路蛻變,也讓克里斯汀貝爾版「蝙蝠俠」成為目前形象最飽滿豐富的一個。不過可惜片長有限,花時間精力去塑造一個角色,難免就會擠壓其他角色發揮的空問,所以《蝙蝠俠:開戰時刻》裡的多數角色都有臉譜化的傾向。這也使得「稻草人」和「忍者大師」兩大反派無法產生特別的威懾效果,削弱「正邪對峙」時應有的緊張刺激感。

1815-06     

延續上一集的劇情,《黑暗騎士》自然不用再重復交代布魯斯韋恩的身家背景,以及把內褲套在頭上當「蝙蝠俠」的緣由,可以撥更多戲份給其他角色,但反而又出現跟提姆波頓喬伊舒麥雪先後執導的「蝙蝠俠四部曲」相同尷尬的情況,那就是身為主角的「蝙蝠俠」,鋒頭再次被蓋過。雖然影片的主線是放在「蝙蝠俠」打擊犯罪上,而且最後寧願背負汙名,也要守護著高譚市,那種挺身而出的犧牲奉獻精神,會令人心裡不由得對他產生敬仰之情。不過在內心戲全面減少下,感覺本集的「蝙蝠俠」稍微有點兒樣板化,只是觀眾很熟悉的英雄形象,沒有特別突出之處。

1815-07     

從《蝙蝠俠:開戰時刻》片尾留下的彩蛋,「小丑」的歸來無疑是《黑暗騎士》最大賣點,尤其扮演者澳洲男星希斯萊傑在電影上映前意外猝死,更留給影迷無限感概和追思。當然,優秀的人才如果英年早逝,基於同情和遺憾等心理,往往就會開始美化這個人,所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希斯萊傑的「小丑」儼然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不過當初片商選角時,希斯萊傑也一度被質疑,畢竟「小丑」是DC漫畫裡一個非常經典的角色,而且又有奧斯卡影帝傑克尼克遜版的「小丑」珠玉在前,要挑戰粉絲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確實很不容易。然而,一個聰明的演員,是懂得找出屬於自己的風格,而不是一味跟別人比較,又或者是效顰學步,因為那註定是吃力不討好的。就某種程度上而言,希斯萊傑算是顛覆了「小丑」的形象,迷人而充滿獨特個人魅力。

1815-08     

以前我曾說過,美漫基本上我沒有什麼涉獵,角色身世、故事背景、世界觀等,往往都是上網看人介紹,但像是「超人」、「蝙蝠俠」和「蜘蛛人」,這種數一數二的人氣角色,其相關作品多多少少有看過一些。而身為「蝙蝠俠」最大宿敵的「小丑」,一直都很頻繁地在各類作品中露面,所以對於他的形象、人格特質,我還勉強有點兒認識。嚴格來講,希斯萊傑其實簡化了「小丑」的複雜性,比較著重在「無政府主義」立場和犯罪危險性人格,而且跟「小丑」在原著中西裝革履,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紳士風範,卻又做出一連串瘋狂的行徑,藉此反諷社會上虛偽人們內心中的真實完全不同,希斯萊傑如同殭屍般地衣衫襤褸、蓬頭垢面,走路又彎腰駝背,散發著一股粗獷怪異的氣質,尤其是嘴巴上巨長的刀疤這個追加新設定,更增添一抹令人心悸的驚悚豔彩。

1815-09     

雖然希斯萊傑在《黑暗騎士》中依舊發揮攝人魅力,而且和本身瀟灑不羈的形象判若兩人,但不得不說希斯萊傑的「小丑」並不夠還原,只屬於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相對而言,傑克尼克遜的「小丑」還原度仍是比較高,誇張滑稽的妝容,嘴角始終溢出詭異的笑容,這樣引人發噱的傢伙,卻相當重視自己的外表形象,平時談話溫文爾雅,舉止優雅得體,使人產生荒誕不經、光怪陸離的感覺,陰晴不定,非常難捉摸!若要說有什麼問題,大概就是傑克尼克遜的氣場實在是太強,反而有點兒像「教父」,而且自《飛越杜鵑窩》和《鬼店》後,他留給人的印象就是個神經病,所以到底是「小丑」的瘋,還是傑克尼克遜的瘋,會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1815-10     

傑克尼克遜版「小丑」

 

除了「蝙蝠俠」和「小丑」之外,《黑暗騎士》還有一個重要角色,那就是哈維丹特,也是後來的「雙面人」。原本我對於他的印象,一個來自動畫影集,另一個則是從喬伊舒麥雪執導的《永遠的蝙蝠俠》,但前者我的記憶已經很模糊,後者湯米李瓊扮演的「雙面人」,根本就是個腦殘的丑角,再加上金凱瑞的「謎天大聖」太過亮眼,就連男主角方基默的「蝙蝠俠」都大為遜色,更何況是不討喜的「雙面人」呢!而這次「雙面人」跟「小丑」一起出場,淪為陪襯已經是注定的,但衝突性的情節鋪陳和演員亞倫艾克哈特出色的表現,至少留給像我這種平時沒追美漫的人,一個很深刻的印象。

1815-11     

哈維丹特在《黑暗騎士》裡的定位,其實就是另一個「蝙蝠俠」,內心充滿強烈的正義感,並且富有行動力,只是他不像「蝙蝠俠」隱身在黑暗之中,而是走在人群面前,用司法制度途徑來伸張正義,是光明的「白色騎士」。然而,鋒芒畢露,自然就容易成為眾矢之的,鋪天蓋地的壓力迎面而來,讓他對自己的信念產生懷疑和動搖,沒想到後來竟遭遇到未婚妻慘死,以及被毀容的雙重打擊,從此墮落為「雙面人」,完全與正義背道而馳,看了讓人有種說不出的無力感,唏噓不已。

1815-12     

《蝙蝠俠:開戰時刻》的故事主軸圍繞在「恐懼」,《黑暗騎士》則是探索善惡的邊界,從「白色騎士」的殞落,或許也是想告訴大家,極端的正義會引來極端的邪惡,在兩相衝擊下,容易導致極端的毀滅。因為這個世界並不是除了「白」就是「黑」,反而絕大多數都是「灰色」,硬要全部漆上白色或黑色,只會把世界的平衡破壞,法則亦不復存在。

1815-13

1815-14

1815-15

1815-16

1815-17

 

arrow
arrow

    第六天喵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