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法庭》,由木南晴夏、加藤虎之介、小芝風花、安藤玉惠、茂呂師岡、高橋元太郎、宮崎香蓮、山本裕典、堀內正美、真行寺君枝、小林涼子、苅谷俊介等主演;於NHK教育頻道播映,2015年夏季SP。
將過去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三隻小豬》、《喀吱喀吱山》、《白雪公主》轉變成為法庭裁判,繼而展開一場場激烈的唇槍舌戰,並掀起觀眾前所未有的腦力激盪。
幾年前,網路上曾經傳出「原版《格林童話》很黑暗」的謠言,但經過證實,這是日本小說作家桐生操發表的二次創作《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2》,出版社在宣傳時冠上「原版《格林童話》」之名號,玩弄魚目混珠的伎倆。再加上後來中國大陸、台灣也有作家跟著模仿,害得許多無知者上當受騙。其實真正原版《兒童與家庭童話集》,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加以保護,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找看。
不過格林兄弟寫《格林童話》時,並不光只是要給兒童看,而是收集民間傳說,所以確實有一些兒童不宜的內容,像收錄於夏爾佩羅《鵝媽媽的故事》裡的《小紅帽》初版,結局就是以奶奶與小紅帽被狼吃掉的悲劇收場,後來還是經過了多次改寫,才變成如今這個家喻戶曉的版本。然而,那些兒童不宜的內容,並不是為了闡述人性黑暗面,而是富含警世意味,藉此傳承普世價值觀或生活規範給後代。
《童話法庭》其實就是把現在幸福快樂的童話,回歸到最初的目的,普世價值觀的探討。當然,不是回到十九世紀的普世價值觀,而是引導當今的普世價值觀。不過這並不是首開先河,早在2009年日本還未實施「裁判員制度」之前,他們就曾經對《喀吱喀吱山》裡兔子為了復仇,幾度折磨狸貓,再殺死狸貓的行為,進行兩次模擬判決,最後都依殺人罪,一個判處9年有期徒刑,一個則是判處15年有期徒刑。
現今的【律政劇】,不外乎傳達主流價值觀,或顛覆主流價值觀,《童話法庭》算是屬於後者,試圖打破一般人的「理所當然」,並且想以一種很超然、很客觀的角度去尋找答案,所以到最後也沒給判定結果。只可惜,三集三個案子,每集都只有短短十幾分鐘,不夠時間鋪陳的情況下,用持平觀點,反而讓這齣戲變得不痛不癢。
這三個故事中,《喀吱喀吱山》和《白雪公主》在當今的法律情境下,其實並沒有太多爭議。其中《喀吱喀吱山》,基於「刑事制裁權」屬公法而非私法,即使兔子是為了替老奶奶報仇,在情感上大家都很認同,但在法律上仍是構成犯罪。而《童話法庭》裡的律師雖然想以“kill in the heat of passion”(義憤殺人)來減刑,可是從兔子幾度折磨狸貓這點看來,並不符合要件。故《喀吱喀吱山》兔子被判刑是毋庸置疑,剩下的就是看判多久而已。
至於《白雪公主》,就純粹看白雪公主和王后,到底是誰說了謊。可是因為欠缺具決定性的證據,結果淪為兩造各說各話之僵局。不過按照「無罪推定」原則,王后最後應該會獲判無罪定讞。畢竟司法不能讓好人受到處罰,所以為了避免冤案發生,必須保證當事人訴訟的機會平等,不能先入為主,未審先判,在證明有罪之前,所有人都是無辜的。
那麼《三隻小豬》為什麼有爭議呢?因為「正當防衛」需包含「必要性」、「適當性」及「衡量性」之「比例原則」,但「比例原則」受到法律賦予法官「自由心證」的權力下,從來沒有定論。而當事人面臨緊急的危險時,要如何立刻做出最適當的防衛判斷呢?這顯然也是一種脫離現實的苛求。可是若沒有「比例原則」限制,使得人人都採取極端手段來自衛,那同樣也是漠視人命。原著童話中,三弟把鍋蓋蓋上這點,確實有逾越「比例原則」的疑慮,但三弟不蓋上去會不會被狼反擊,任誰也說不準,陷入了兩難困境問題。
雖然《童話法庭》披著一層童話外衣,但本質上還是中規中矩的【普法劇】,甚至訴訟過程還有些呆版。不過透過這種另類形式,讓觀眾一起跟著思考,倒也是挺有意思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