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戰役,與「官渡之戰」、「夷陵之戰」更被合稱是改變三國天下大勢的「三大戰役」。廣義來說,「赤壁之戰」是由曹操南征荊州,劉琮舉州請降,一直到曹仁委城退走,周瑜領南郡,劉備佔荊四郡,都屬之。但拙文只論述狹義的「赤壁之戰」,也就是孫劉聯軍於長江赤壁一帶大破曹軍的部分。
在兵力方面,孫劉聯軍比較確定一點。根據〈先主傳〉、〈諸葛亮傳〉、〈吳主傳〉以及《江表傳》可知,劉備軍一共兩萬,分別為關羽水軍一萬,劉琦江夏守軍一萬;至於孫權軍三萬,由周瑜、程普各督一萬,而剩下的一萬,應該是其他從征將領的部曲。不過也有人根據〈諸葛亮傳〉:「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並力拒曹公。」這一段話,認為最後一萬是交由魯肅領軍。
《三國志.先主傳》:「先主斜趨漢津,適與羽船會,得濟沔,遇表長子江夏太守琦眾萬餘人,與俱到夏口。」
《三國志.諸葛亮傳》:「豫州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 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
《三國志.周瑜傳》注引《江表傳》:「權撫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文表諸人,各顧妻子,挾持私慮,深失所望,獨卿與子敬與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贊孤也。五萬兵難卒合,已選三萬人,船糧戰具俱辦,卿與子敬、程公便在前發,孤當續發人眾,多載資糧,為卿後援。卿能辦之者誠決,邂逅不如意,便還就孤,孤當與孟德決之。』」
《三國志.吳主傳》:「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近,遇於赤壁,大破曹公軍。」
而曹操方的兵力就沒有明載,都只有東吳方的推估而已,周瑜推估二十萬左右,諸葛恪推估三十萬,但依三國時期各方兵力的多寡論之,周瑜所推估的相對比較有可能。也因此「赤壁之戰」,多以曹操軍二十萬左右對孫劉聯軍五萬來定之。
《三國志.周瑜傳》注引《江表傳》:「瑜請見曰:『諸人徒見操書,言水步八十萬,而各恐懾,不復料其虛實,便開此議,甚無謂也。今以實校之,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軍已久疲,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尚懷狐疑。』」
《三國志.諸葛恪傳》:「近者劉景升在荊州,有眾十萬,財穀如山。不及曹操尚微,與之力競,坐觀其強大,吞滅諸袁,北方都定之後,操率三十萬眾來向荊州,當時雖有吞智者,不能復為畫計,於是景升兒子,交臂請降,遂為囚虜。」
在戰前評估上,根據〈賈詡傳〉、〈周瑜傳〉、〈諸葛亮傳〉,三方代表人物倒是有志一同認為曹操此時下江東會不利。賈詡是認為荊襄尚未穩固,此時就再征孫權過於倉卒。至於周瑜和諸葛亮的分析雖然合理,但實際上曹強孫劉弱這是不爭的事實。像是當時劉備剛兵敗當陽,算是疲弱之師;孫權這邊,則是如〈吳主傳〉所云:「是時曹公新得表眾,形勢甚盛。諸議者皆望風畏懼,多勸權迎之。」 舉州動盪不安。所以基本上,就跟「官渡之戰」前,荀彧、賈詡、郭嘉等人對曹操述說的「四勝四敗」、「十勝十敗」一樣,主要還是替孫權打一劑強心針,增強孫劉合力抗曹的決心,但真正打起仗來,勝負尚在未知之天。
《三國志.賈詡傳》:「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荊州,欲順江東下。詡諫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太祖不從,軍遂無利。」
《三國志.周瑜傳》:「瑜曰:『不然。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里,兵精足用,英雄樂業,尚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請為將軍籌之:今使北土已安,操無內憂,能曠日持久,來爭疆場,又能與我校勝負於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且捨鞍馬,仗舟揖,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又今盛寒,馬無蒿草。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將軍擒操,宜在今日。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軍破之。』」
《三國志.諸葛亮傳》:「亮曰:『豫州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此所謂“彊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彊,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並力拒曹公。」
至於雙方主要參戰將領,劉備軍史書都只言劉備一人,不過〈諸葛亮傳〉既然有提關羽水軍,再加上曹魏勢力最忌憚的劉備軍大將一直是他,「蜀小國耳,名將唯羽。」所以他有上陣的機率頗高。孫權這邊除了周瑜、程普和魯肅三人以外,大概就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淩統、丁奉、呂範、呂蒙等人,(詳閱《三國志.吳書十.程黃韓蔣周陳董甘淩徐潘丁傳》、《三國志‧吳書‧呂範傳》、《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因為分散太多,而且史料皆簡略言之,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跟孫劉聯軍比起來,曹操方真正上陣的將領倒是很少,而且根據〈趙儼傳〉、〈樂進傳〉、〈文聘傳〉等傳所言,主要都是駐防荊州各地,再加上後來「南郡之戰」曹操方竟能瞬間調派大軍來援繼之,所以有些人認為,其實「赤壁之戰」對曹操方的傷害頗為有限,而曹操二十萬大軍並非全部在前線。
《三國志.趙儼傳》:「時于禁屯潁陰,樂進屯陽翟,張遼屯長社,諸將任氣,多共不協;使儼並參三軍,每事訓喻,遂相親睦。太祖征荊州,以儼領章陵太守,徙都督護軍,護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複為丞相主簿,遷扶風太守。」
《三國志.樂進傳》:「太祖征管承,軍淳於,遣進與李典擊之。承破走,逃入海島,海濱平,荊州未服,遣屯陽翟。後從平荊州,留屯襄陽,擊關羽、蘇非等,皆走之,南郡諸郡山谷蠻夷詣進降。又討劉備臨沮長杜普、旌陽長梁大,皆大破之。後從征孫權,假進節。」
《三國志.文聘傳》:「太祖先定荊州,江夏與吳接,民心不安,乃以聘為江夏太守,使典北兵,委以邊事,賜爵關內侯。」
接下來,就是孫劉聯軍的主帥。雖然實際上,孫劉聯軍還是各自為政,互為倚角,關鍵時刻才並力迎戰曹操。不過根據〈先主傳〉、〈關羽傳〉、〈諸葛亮傳〉,孫劉聯軍皆是以劉備為主,〈武帝紀〉亦同,而吳書未言之。再加上〈程昱傳〉說明,當時孫權未為海內所憚,劉備則是素有英名,所以想來孫劉聯軍掛上劉備招牌,也是很合理的事情,而歷代史學家就有人以此認為,如:趙翼《廿二史劄記》、胡應麟撰《莊嶽委談》。至於我個人,也是比較採劉備為主的說法。
《三國志.先主傳》:「先主遣諸葛亮自結於孫權,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並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
《三國志.關羽傳》:「孫權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軍退歸。先主收江南諸郡,乃封拜元勳,以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
PS1. 古人以“右”為尊,“左”為卑。“佐”常用於下對上、弱對強的幫助。上對下,強對弱時用“佑”。
《三國志.諸葛亮傳》:「權既宿服仰備,又觀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
《三國志.程昱傳》:「太祖征荊州,劉備奔吳。論者以為孫權必殺備,昱料之曰:『孫權新在位,未為海內所憚。曹公無敵於天下,初舉荊州,威震江表,權雖有謀,不能獨當也。劉備有英名,關羽 、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禦我。難解勢分,備資以成,又不可得而殺也。』權果多與備兵,以禦太祖。」
趙翼《廿二史劄記》:「亮之說權也,權即曰『非劉豫州莫可敵操者。』乃遣周瑜、程普等,隨亮詣備,並力拒操。(亮傳)是且欲以備為拒操之主而己為從矣!」
胡應麟撰《莊嶽委談》:「赤壁破曹玄德功最大,考《昭烈傳》:『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操傳》;『公至赤壁,與劉戰不利。』而不言周瑜及魯肅,(傳)俱言:『與劉並力。』陳壽書《諸葛傳》後亦言:『權遣兵三萬助劉,劉得用與曹公交戰,大破其軍。』則當日戰功可見。今率歸重周瑜,與陳壽《志》不甚合,餘別詳之。」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認為是周瑜為主,《江表傳》就別提了,畢竟是吳人溢美的史料,比較有力的還是《後漢書.孝獻皇帝紀》。
《後漢書.孝獻皇帝紀》:「十二月壬午,征前將軍馬騰為衛尉。是月,曹操與周瑜戰於赤壁,操師大敗。」
赤壁的位置,考證的分歧則是非常之多,有些認為赤壁即是烏林,如:《荊州記》,也有史料認為赤壁在江北,如:《漢末英雄記》,但這幾種說法多被駁斥,比較多的還是認為赤壁在江南,而對之的則是烏林,如:《水經.江水注》、《武昌志》、《讀史方輿紀要》,所以通說還是以此為主。
《荊州記》:「臨漳山南峰謂之烏林,亦謂之赤壁。」
《漢末英雄記》:「曹操進軍至江上,欲從赤壁渡江。無船,作竹椑,使部曲乘之,從漢水來下大江,注浦口。未即渡,周瑜又夜密使輕舸百艘燒椑,操乃夜走。」
北魏酈道元《水經.江水注》云:「江水左逕上烏林南,村居地名也。又東逕下烏林南,吳黃蓋敗魏武于烏林,即是處也。」〖鄭蘇年云:「左逕者,江北也。右逕者,南岸也。」〗
《武昌志》:「赤壁山在今嘉魚縣,對江北之烏林。黃州赤壁非是。」
《讀史方輿紀要》:「《圖經》云:『赤壁,在嘉魚縣。蘇軾指黃州赤鼻山為赤壁,誤矣。時劉備據樊口,進兵逆操,遇於赤壁,則赤壁當在樊口之上。又赤壁初戰,操軍不利,引次江北,則赤壁當在江南也。操詩曰:“西望夏口,東望武昌。”此地是矣。今江漢間言赤壁者有五,漢陽、漢川、黃州、嘉魚、江夏也。當以嘉魚之赤壁為據。』」
不過雖說是「赤壁之戰」,但主要還是「火燒烏林」,根據〈武帝紀〉和〈周瑜傳〉所言,雙方只是在赤壁有一次的接觸戰,曹軍不利,於是引兵退回江北。接下來,魏、吳兩書有了分歧。〈武帝紀〉是說因為大疫,所以曹操無奈退兵;〈周瑜傳》則是周瑜納黃蓋計謀,火燒烏林,曹操死傷甚眾,於是退走,而且《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注引《江表傳》還有加碼敘述。但是各執一方的人認為,〈武帝紀》意多隱晦,〈周瑜傳〉、《江表傳》吳人溢美,所以爭議許多。
《三國志.武帝紀》:「秋七月,公南征劉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陽,劉備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備走夏口。公進軍江陵,下令荊州吏民,與之更始。乃論荊州服從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劉表大將文聘為江夏太守,使統本兵,引用荊州名士韓嵩、鄧義等。益州牧劉璋始受徵役,遣兵給軍。十二月,孫權為備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備,至巴丘,遣張憙救合肥。權聞憙至,乃走。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備遂有荊州、江南諸郡。」
《三國志.周瑜傳》:「時劉備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與魯肅遇於當陽,遂共圖計,因進住夏口,遣諸葛亮詣權。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並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乃取蒙沖鬥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備走舸,各系大船後,因引次俱前。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蓋放諸船,同時發火。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備與瑜等復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逕自北歸。」
《江表傳》曰:「至戰日,蓋先取輕利艦十舫,載燥荻枯柴積其中,灌以魚膏,赤幔覆之,建旌旗龍幡於艦上。時東南風急,因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蓋舉火白諸校,使眾兵齊聲大叫曰:『降焉!』操軍人皆出營立觀。去北軍二里餘,同時發火,火烈風猛,往船如箭,飛埃絕爛,燒盡北船,延及岸邊營柴。瑜等率輕銳尋繼其後,雷鼓大進,北軍大壞,曹公退走。」
此外,《山陽公載記》亦跟〈武帝紀〉、〈周瑜傳〉、《江表傳》不同,多言劉備之功。不過《山陽公載記》,裴松之注引時多有批判,雖然這裡摘錄時,並未言之,但本身公信力就次上幾級,跟《江表傳》多被人言,「僅見於此,他處無戴」的問題一樣。
《山陽公載記》曰:「公船艦為備所燒,引軍從華容道步歸,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軍既得出,公大喜,諸將問之,公曰:『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無類矣。』備尋亦放火而無所及。」
孫盛異同評曰:「按《吳志》,劉備先破公軍,然後權攻合肥,而此記云權先攻合肥,後有赤壁之事。二者不同,《吳志》為是。」
PS2. 孫盛異同是說《吳志》和〈武帝紀〉對於孫權攻合肥的時間軸有不同,但以《吳志》比較可能,乃是劉備先破曹操軍,孫權後攻合肥。
不過根據當代吳鼓吹曲,則是簡略說「破操烏林」,而吳鼓吹曲,當以吳立場出發,理該有溢美之辭,此處卻並未言大火,所以留下了不少遐想空間,但這畢竟是鼓吹曲,並非嚴謹史料,所以看看就好。
《宋書.樂志四》所收錄的吳鼓吹曲十二篇 韋昭造
《烏林》
《烏林》者,言曹操既破荊州,從流東下,欲來爭鋒。大皇帝命將周瑜逆擊之於烏林而破走也。漢曲有《上之回》,此篇當之第四。曹操北伐,拔柳城。乘勝席捲,遂南征。劉氏不睦,八郡震驚。眾既降,操屠荊。舟車十萬,揚風聲。議者狐疑,慮無成。賴我大皇,發聖明。虎臣雄烈,周與程。破操烏林,顯章功名。
《伐烏林》曲,凡十八句,其十句句四字,八句句三字。
最後關於「赤壁之戰」孫劉聯軍眾人的功勞,劉備方基本上比較簡單,就是劉備本身的英名和督兩萬兵,而諸葛亮則是出使東吳,勸說孫權抵抗,做了一次成功的外交。孫權方就比較雜了,孫權、魯肅、周瑜、黃蓋、程普都有不可或缺的功勞。
像是魯肅,則是與劉備方的外交,還有為孫權訴說利害關係,並勸之急召周瑜,所以裴松之以此認為,魯肅乃始計先謀。而認真來說,確實沒有魯肅的話,後面孫劉兩方也根本玩不下去,所以後世也有人讚揚其功,如:《梁書.武陵王紀傳》。
《三國志.魯肅傳》:「肅徑迎之,到當陽長阪,與備會,宣騰權旨,及陳江東強固,勸備與權並力。」
《三國志.魯肅傳》:「會權得曹公欲東之問,與諸將議,皆勸權迎之,而肅獨不言。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權知其意,執肅手曰:『卿欲何言?』肅對曰:『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今肅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願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權歎息曰:『此諸人持議,甚失孤望;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此天以卿賜我也。』時周瑜受使至鄱陽,肅勸追召瑜還。」
臣松之以為建計拒曹公,實始魯肅。于時周瑜使鄱陽,肅勸權呼瑜,瑜使鄱陽還,但與肅闇同,故能共成大勳。本傳直云,權延見群下,問以計策,瑜擺撥眾人之議,獨言抗拒之計,了不云肅先有謀,殆為攘肅之善也。
《梁書.武陵王紀傳》:「雖復結壇待將,褰帷納士,拒赤壁之兵,無謀於魯肅,燒烏巢之米,不訪於荀攸,才智將殫,金貝殆竭,傍無寸助,險阻備嘗,遂得斬長狄於駒門,挫蚩尤於楓木。」
黃蓋則是獻詐降火攻之計,並且親自操辦,所以也有人直言,是黃蓋破曹操,如:《水經.江水注》。至於周瑜、程普皆有督軍之職,不過周瑜多了斷謀之功,也讓周瑜顯名於此。
《周書.列傳第十一》:「史臣曰:『太祖接喪亂之際,乘戰爭之餘,發跡平涼,撫征關右。于時外虞孔熾,內難方殷,羽檄交馳,戎軒屢駕。終能蕩清逋孽,克固鴻基。雖稟筭於廟謨,實責成於將帥。達奚武等竝兼資勇略,(感)〔鹹〕會風雲。或效績中權,或立功方面,均分休慼,同濟艱難。可謂國之爪牙,朝之禦侮者也。而武協規太祖,得儁小(間)〔關〕,周瑜赤壁之謀,賈詡烏巢之策,何能以尚。一言興邦,斯近之矣。』」
「赤壁之戰」雖號稱是改變三國天下大勢的「三大戰役」,但因為《三國志》記載極其簡略,所以也只比一些小戰役記載多些,再加上魏、蜀、吳三書皆有些許衝突,而一些雜史、載紀等史料,又多是孤證,也讓「赤壁之戰」一直充滿爭議。而本文大多還是以本人立場出發,並摘舉史料言之,未必符合史實真相,所以僅供大家參考。簡單來說,就是信不信由你。
留言列表